对大明湖的最初印象,来自于电视剧《还珠格格》。至今,仍清晰的记忆着紫薇初见乾隆时,那句“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?”的台词,那凄婉忧怨的神情,让我记住了泉城济南的大明湖,也让我对它充满了向往之情,但因诸事繁忙,济南虽离泰安不远,却一次也未能成行。
2014年2月14日,既是西方洋节情人节,又是传统佳节元宵节,对于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,网络媒体炒得热火朝天,大家众说纷坛,各说各理。对此,我想,作为中国人的一份子,我们有责任、有义务坚守民族的传统节日,另外,我与老公都人到中年,老夫老妻十几年,浪漫情结早已化成相知相守的默契,因此,那天,坚守传统文化,与婆家人一起过了元宵节,至于情人节嘛!我想,有情不在于形式,只要心相守如一,时时刻刻都是情人节。
2014年2月15日,元宵节和情人节的第二天,恰逢周六,想到婷宝周日就要开学,决定利用好最后一天的假期,带着婷宝和娘家侄女一起去济南,游赏那向往已久的大明湖,寻访那段“夏雨荷与乾隆”的传奇爱情故事,感受一下那份古老的浪漫梦。
大明湖是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,位于济南市中心东北处、旧城区北部,是泉城的三大名胜风景区之一,由城内珍珠泉、濯缨泉、芙蓉泉、王府池等诸泉汇流而成,水质清冽,天光云影,游鱼可见。现今,湖面46公顷(690亩),公园面积86公顷(1290亩),湖面约占53%,平均水深2米左右,最深处约4米,沿湖岸边1米左右,有“蛇不见,蛙不鸣;淫雨不涨,久旱不涸”四怪之谜之说。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名句,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。
大明湖一带历代建筑很多,建造精美,各具特色,素有“一阁、三园、三楼、四祠、六岛、七桥、十亭”之说。那天,因时间和体力有限,我们只能粗略地游览了东南角(见下图右下角红色标识区)约1/4的湖区,据说,这部分是后期扩建而成,不收门票,免费游玩,是泉城人民渡假休闲的好去处。
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,湖水色澄碧,堤柳夹岸,莲荷叠翠,宁榭点缀其间,形成一幅天然画卷。沿湖的亭台楼阁、水榭长廊,参差有致;八百余株垂柳柔枝,婀娜点水;波光粼粼的湖面上,时有鱼儿跳波,时有鸢鸟掠水;四十余亩残荷点缀其间,仿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,述唱着明湖之歌;碧波荡漾,画舫穿行,小舟踏波;游客纷行而至,欢声笑语,一派繁华景胜,此时,俨若北国的江南之景。
历下亭的景致
历下亭位于大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,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。它四面临水、垂柳环绕、挺拔端庄、古朴典雅、红柱青瓦、八角重檐、朱梁画栋,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。 历下亭年代久远,几多变迁。唐天宝四年(公元745年),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,并写下《陪李北海宴历下亭》诗。诗中“海右此亭古,济南名士多”一句被人广为传诵,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,不过,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,唐朝末年倾塌。北宋以后,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,清康熙三十二年(公元1693年),才在湖心岛上重建。现在的历下亭虽几经整修,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。亭中匾额“历下亭”三字,为清乾隆皇帝手书。亭北名士轩中,墙上嵌有杜甫、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,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:“杨柳春风万方极乐,芙渠秋月一片大明。”
评论